—— PROUCTS LIST
科學儀器強國是成為科研強國的首要條件
【中國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中國每年購買國外科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元以上,先進精密儀器幾乎被國外壟斷。科研儀器何時才能實現“中國造”? 根據《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報告(2016)》統計數據,中國每年購買國外科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我國所用的眾多科研儀器尤其是先進精密儀器幾乎被西方發達國家所壟斷。(《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報告(2017)》即將在4月15日“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發布) 放眼世界,現在的科技強國幾乎都是科研儀器制造強國。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加強先進科研儀器的研發是繞不開的道路。只有實現大量先進精密科研儀器的“中國造”,中國科技的發展才能夠獲得更為強勁的動力。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科研儀器嘛!只要國外有制造,我們的科研人員想法設法買過來使用就得了!科研儀器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成果,我們的確沒有理由拒之門外。合理采購還能大大加快我國科技發展的進程,避免走很多彎路,在部分領域甚至還能實現彎道超車。但先進的精密科研儀器*依賴進口則會導致我國科技發展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 我們暫且不說一些國家出于先進技術出口的限制,不會賣給我們一些先進的科研儀器,就是單純在科學研究方面,很多科研儀器的制造本身就和一些科學技術的原創性研究密切結合在一起,要么是原創性科學原理、科學方法推動了相應科研儀器的誕生,要么是發明制造的科研儀器,開啟了科學研究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不管是上個世紀中葉DNA技術的突破,還是zui近一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被熱捧的冷凍電鏡技術都是如此。2017年度,來自美國、英國和瑞士三個國家的三位科學家甚至還憑借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葉的冷凍電鏡技術突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在其他眾多科技領域,往往也是這樣的發展軌跡。也就是說,很多時候,科研儀器研發與科學基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一對孿生兄弟。科研儀器對科技的巨大推動作用,如果我們沒有清醒的認識,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將會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 實際上,這些年中國科技的發展已經存在這樣的一些隱憂,盡管中國科技發展速度快,但是我們的很多研究成果放到平臺上依舊還是跟隨性研究、模仿性研究,甚至有大量的成果是水平不高的重復性研究,這樣導致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在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方面,中國的突破受到嚴重羈絆。這些年,世界上眾多劃時代的科技突破,常常難以看到中國科學家的身影,與此也有很大的關系。 目前,我們的國產科研儀器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由于研究制造能力不足,中國還沒有形成供應鏈完善的先進精密儀器供應產業鏈,先進儀器嚴重匱乏,進行有關研究科研人員不得不花高價錢國外采購。就是國內已經能夠生產的很多儀器,有相當一部分也都存在原創性不足的問題,因為大量模仿制造,有時就會面臨知識產權方面的一些困擾。 其二,就是我們能夠制造的眾多科研儀器,有很多耐用性、精密程度不夠也常常讓研究人員大傷腦筋。這背后的核心問題是“工匠精神”的匱乏,精工制造沒有被儀器制造人員當成不二的法則。當然這個問題也是我國其他眾多工業產品這些年一個共同的毛病。 其三,科研人員過于迷戀進口科研設備,以采購進口科研儀器為榮,很多國內已經很普遍的普通科研儀器,也常常被進口取代。由于國產儀器的需求受到限制,就難以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狀態。 毋庸置疑,中國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國家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不斷加大的科研經費投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大量的費用都被用來買了設備,針對科研人員的投入就必然減少,這就會影響科技發展前景的步伐。如果采購的儀器中,大量能夠通過國產化采購解決,大量節省的科研經費就可以用到科技人員身上。 現在和未來,我們暫時自己搞不了的科研儀器,還是要通過進口解決。但是我們不能將這些例子作為一個普遍規律,來證明中國科研人員只要購買國外科研儀器就夠了。 當前,國產科研儀器落后羈絆中國科技發展,已經是一個客觀事實,如果還是普遍依賴于進口采購,中國的原創科技發展整體走向世界前沿就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編輯點評 建設我國科技強國,不僅需要科研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也需要完善和建設科研鼓勵機制。此外,基礎研究在整個科研工作中zui為關鍵,基礎研究是基石,為科研成果轉化、科學技術創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原標題:科研強國首先應是科學儀器強國)